
5月8日上午9时,中共浙江中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组织党员来到金华烈士纪念园,开展“承英烈红色基因,树中环正气大旗”为主题的党日教育活动,并以此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主题活动包括齐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烈士纪念馆,听讲解员讲解;参观烈士纪念园建筑;为纪念园植树等。 


金华烈士纪念园项目,由我中环监理公司承担项目监理任务。今天,正好是纪念馆正式开馆1周年。党员们来到自己公司监理的纪念馆开展党建活动,心情格外激动和分外自豪。金华烈士纪念园是在原有金华革命烈士纪念碑基础上,按照“五个一”的规划扩建而成:一碑(烈士纪念碑)、一广场(五星纪念广场)、一雕塑(八婺英烈雕塑群)、一馆(烈士纪念馆)、一景墙(英烈墙)。本次活动,支部专门邀请到金华退役军人事务局金华烈士纪念园建设现场负责人胡崇委为大家讲解。胡崇委同志不仅负责场馆建设,同时还参与了英雄事迹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展陈设计和布置等工作。因此,他的讲解更富有内涵和情感。 

通过对展陈的讲解和参观,使党员们更深更准确的了解金华革命史和本土的革命先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如:1904年,由张恭聚集民主革命分子创办的金华历史上第一张报纸《萃新报》——辛亥革命前的进步报刊;金华第一个党组织创建者、中共金华支部书记千家驹;浙江省最早的中共组织——中共杭州小组的3位成员之一、黄埔军校创建者之一金佛庄;被冯玉祥将军题为“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通过“五三晚会”激昂演说直接推动“五四”运动爆发的邵飘萍等等。自辛亥革命以来全市128位英烈的感人事迹个个催人泪下。让党员们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幅提高了党员的党性及先进性意识,增强了每位同志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参观烈士纪念园建筑时,时任纪念园项目建设的总监、党员先锋王德新心潮澎湃:本工程于2019年9月25日开工,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建筑工人到位、建筑材料供应的挑战;其二是计划工期大幅的挑战——原计划工期500天,实际工期压缩到190天,以赶在2020年清明节开馆试运行。我中环项目监理团队与业主、施工单位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满怀对先烈的崇敬,一方面第一时间安排专车出省动员原班组工人回金、想方设法本地找补充人员。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渠道组织建筑材料。通过艰难努力,最终率先成为金华市区第一个复工复产的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以进度控制为抓手,以质量把控为根本,倒排计划,挂图作战。最后冲刺的一个月,监理团队与施工队伍一起,抢晴天、战雨天、以工地为家,日夜奋战,每天持续工作近17小时没有一人退却,出色完成“赶在2020年清明节开馆试运行”的总目标任务。 
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纪念园的建成,告别了市区烈士纪念设施“有碑无馆”的历史,填补了金华全市无烈士纪念馆的空白,成为金华又一张红色新名片。此时此刻来感受王德新总监对纪念馆建设的回顾,意义深远。党支部书记张友感慨道:由我们王德新总监带领的该监理团队,都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通过烈士纪念馆项目的历练,经历是富足的,收获是巨大的,其意义何止是纪念馆建设本身?整个建设过程中,他们已经习惯地把“追忆战火纷飞岁月,缅怀英烈忠魂”的追思镶嵌到了每天的监理工作中。项目的建设工程本身就是非常接地气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整个项目下来,本监理团队正儿八经地上了一堂“发扬民族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提高道德素养,增强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政治大课。烈士纪念园建设现场负责人胡崇委在陪同参观纪念园建筑时由衷的说:中环监理是一支能打胜战的队伍,我们要特别感谢你们! 
活动最后,党员们齐心协力,将支部特购的几棵金华市花——茶花,种植于烈士纪念碑两侧。 




本次活动是在公司支部精心策划下开展的,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广大党员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感受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脚踏实地、敢为人先、战无不胜的精神,进而在工作中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员工继续发扬积极向上,发奋工作,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让烈士们崇高的理想和革命精神唤起我们永远跟党走的坚强信心。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主题活动,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决心以原烈士纪念馆监理团队为榜样,把红色基因传承到实际的监理工作中去,服务为先,自律为根,不忘初心,做自强不息中环人! |